本篇文章1092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陈凌新

青岛市黄岛区古镇口。八年前,它还是滨海街一个海边渔村的聚集区。军事港口离这里只有一箭之遥,神秘而孤立;目前,已吸引投资1000多亿元的高端项目120个,打造了“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区”的新名片。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作为海军工程司令部原政委和军用港口码头的建造者,黄奕在古镇口经历了从起步到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的快速发展的全过程。

八年前,古镇口开始建设航母的战略母港。短短一个月,6个村1429户全部搬迁,为国防工程的搬迁创造了“古镇口速度”,甚至被誉为现代双支撑的“升级版”。当时,国防科技与民用技术的融合还没有升级为国家战略,但古镇口正朝着“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率”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深化。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停靠在古镇,当地一家名为圣科龙的企业向官兵们送去了蔬菜。该公司董事长蒋克勤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每天要供应20多吨军用蔬菜。它还建造了一个近2000英亩的绿色军用蔬菜基地。”固镇口依托圣科龙等企业,在青岛成立了首个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食品安全协会。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在古镇口,有中国第一个军政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舰船装备技术支持平台,并列出200多个航母支援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负责人刘春喜告诉记者:“该平台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从饮食起居到安全保密的全方位服务。”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同样在古镇口,有中国第一个由高校牵头的国防与民用技术相结合型海军新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联盟,依托高校开展军事人才培养,共培养了5000多名新装备保障人才,为部队节约了80%以上的成本。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随着安全水平的提高,古镇口创新建立军民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军民资源要素共享。这里有中国第一条以“三沙”命名的军地联合投资的入境公路,实现了平战结合;该省第一所军民融合技术医院也已开始建设,并将率先探索军民共享医疗设施的新模式。青莲铁路和军民专用线的联合建设正在推进。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军事工业的‘零基础’过去是古镇口国防和民用技术结合的缺点。如今,国防和民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已经成为古镇口最大的亮点。”黄奕说。

工业的崛起源于知识的支持。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等8所军工院校先后落户古镇口,5个院士工作站和16个顶尖国防创新团队落户古镇口。一个规模为10万人的开放大学城迅速崛起,其特点是国防和民用技术相结合。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在智力支持下,固真口专注于科技前沿(爱情基地、净值、信息)和新设备的技术支持需求,搭建了6个创新孵化平台,许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市场。

“军民融合”、“军民融合”进入快车道,共引进军民融合项目25个,军民融合项目20个,军民共享项目45个,总投资800亿元。

标题: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