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1字,读完约4分钟

从翁旗乌丹镇起,沿304省道向西30公里,沿平坦的柏油路,可直接到达公路旁的吉道窝铺村五芬迪村组。公路两侧,正在建设的光伏温室已经初具规模。沿着公路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玩耍,村民们在村头的一个宽阔的广场上来来往往。四栋色彩鲜明、设计独特的全新住宅楼井然有序。村庄整洁的外观和人们来来往往的生活氛围使这个生态移民村充满活力。一年多以前,这里的村民过着落后的山村生活。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无棣村有123户520人,有69户158人。由于耕地面积小,基础产业差,生态环境脆弱,村民生活水平极低,久而久之形成了典型的贫困村。在自治区实施的十个全覆盖项目为该村提供了变革的机会。其中,王是积极参与建设、积极帮助建设、加速村民小组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不仅是这个村民小组的普通成员,还是翁奇祝新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自治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自10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以来,五分村民小组因地制宜,拓宽思路,打破了政府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全额投资的模式,注重激发非公有制企业的动力,创新性地采用了村企对接、全民参与的高效建设模式。十大覆盖项目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村庄面貌整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租金+工资+社会保障的农民收入模式,王创造性地探索确定了发展方向,主动为十大覆盖项目做出了贡献。他直接出资12万元建立的标准化诊所功能齐全。投资92万元的76个配套车库和26个仓库投入使用,5250平方米水泥路面硬化、4000平方米农民健身活动广场和3000米路缘石用自己200多万元的口袋成功建成。在广场和道路上种植2000株绿色树苗,安装36盏太阳能路灯、高杆灯、广场景观灯,以及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农民活动室等建筑工程。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为了彻底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不便的问题,王积极参与当地建设,帮助村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经过一年的建设,全村涌现出了四栋可容纳120多户、500多人的住宅楼。目前,已有110名村民搬进新居,过着集中管理的社区生活。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村民郭建民兴奋地说:“夏天下雨时,旧土房里满是泥,冬天炉子里满是灰尘。”现在住在一栋楼里,卫生条件好,集体供暖统一,比老房子好多了!

该村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工业发展被提上日程。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指导下,王的翁奇贸易有限公司与村民小组进行了联合勘探,制定并实施了土地综合流转、全员劳动解放等方案。在搭建村企桥梁的同时,公司和农户同时在全村推广种植药材,公司提供早期种植指导和后期药材回收销售,不仅发展了公司,也稳步增加了农户收入,形成了更好的双赢局面。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村民刘一一直担心,如果他住在一栋大楼里,就没有生活保障。村里的土地转让后,他的担忧得到了顺利解决。刘一对我们说:最初,我们夫妇一年挣1万多元。现在,把土地转让给公司后,我们一年可以赚5万多元,无忧无虑,省力。该公司还投保了整体计划,这是远远超过原来的收入!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移民社区也吸引了许多返乡农民在家乡创业。越来越受欢迎也让一些移民看到了商机。村民吴以前在外地工作,但收入不太好。看到新农村建设良好,前途光明,他回来开了一家超市。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现在,在王的带动下,五芬地村民积极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扩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空,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缩小了城乡差距。王充满信心地说:等村子的整体环境好了,村民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工业上来,将来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住在有工资的楼房里。(记者孟京行毛全峰)

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王:乡镇企业携起手来,努力在落后的山村展现新面孔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