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建中·刘飞飞

“人才整合实验对人才本身来说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地方政府和人才管理之间的无缝连接。”在近日举行的通武朗人才整合开发示范区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直言不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的“后发优势”通过整合发展和“去中心化、去松散化”转化为“先发优势”,而协调发展的整合、人才环境优化后的人才集聚、国际大都市的开放、人才利益的满足则被视为后发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综合开发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支撑。自去年10月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在吴彤画廊签署《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和人才合作交流,一批合作项目相继开花结果,吴彤画廊的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处于桥头堡位置的通州、武清和廊坊,正积极为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铜五郎人才整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启动,三地联合发布《铜五郎人才整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宣言》,标志着三地区域人才合作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不仅要引进本地区的人才,也不要求所有发展型人才,用非常规方式使用人才,确保人才的吸引、留住、流动和使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长期以来,吴彤画廊受到发展水平、产业定位、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人才政策和服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三地人才评价标准不统一,对本地区人才的流动和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逐步减少跨地区人才流动的障碍,使人们能够充分享受政策和服务保障,三地共同协商制定了《通武朗地区人才互认标准》,分别从京津冀和通武朗两个层面梳理了不同的人才政策和互认标准,确定了相应人才享受政策的最低标准,并参照学历、职称等一般标准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同化和互认。一方面,该标准吸收和认可了三地的省市人才开发项目和荣誉称号;另一方面,入选不同人才开发项目并在吴彤画廊获得相应荣誉称号的人才将在三地之间流动,并参照专业职称或学历等一般标准进行吸收和认可。例如,一些高技能人才由于其学历和职称,在政策待遇上有很大差别。互认标准实施后,凭借自身技能和能力在吴彤美术馆任何地方被认定为优秀人才的高技能人才将在三地之间流动,并可参照其职称或博士后经验获得最低的认可,享受相应的人才奖励政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区域创新平台的资源,三地共同协商编制了《吴彤美术馆区域创新平台共享目录》。该目录以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为重点,突出了吴彤画廊企业和人才共享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创空室等创新平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高端人才的智力创造。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才的整合天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孔长奇认为,同武朗地区的人才合作实现了人才的共同培养,不仅形成了政策的无缝衔接,而且形成了京津冀地区人才服务的巨大市场,“去中心化、去松散化”将在同武朗地区的人才整合中结出硕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人才整合的实践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持。为了科学规划人才合作的方向和路径,三地依托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建立了京津冀(铜屋朗)人才开发研究基地,并共同委托该基地开展“铜屋朗人才整合开发示范区建设”课题的研究,为铜屋朗人才整合开发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对此,北京市通州区常委傅晓辉表示,通州区人才合作以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建设通州区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政策先行先试, 逐步实现三地人才合作的常态化、人才配置的市场化、人才产业的适应化和区域人才效率的优化,从而构建通乌兰人才发展共同体,提升区域人才整体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据了解,三地联合举办的吴彤画廊人才联合招聘会在天津武清区文化中心广场举行。来自通州区、武清区和廊坊市的112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了招聘会,提供了500多个工作岗位,吸引了6000多名有求职意向的人才,发放了8500多份人才政策宣传材料,现场实现了1946人的就业意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天津市武清区区委书记王表示,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跨区域资源配置、资源共享等方面来看,同屋朗已开始从浅层次的合作向深层次的发展转变,提出要加强规划、产业、人才、基础功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同屋朗协调发展的“金三角”目标,为区域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开发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