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59字,读完约9分钟

赤峰新闻网社合肥12月24日电题:国医世家李济仁家庭:仁心仁术济世孝悌信言传身教

赤峰新闻网社“中国网事”记者刘美子

 

李济仁(前排右三)和家人在拍摄全家福(年2月23日摄)。 赤峰新闻网社发

从乡村医生到全国闻名的老中医,悬壶载60余载,国医大师李济仁除了亲自传达中医国粹的精华和智慧外,其中一个五个孩子还致力于传达中医文化。

李济仁是2009年中国首次入选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帖”的传承者。 李济仁家庭继承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家训,重复了“起源于新安,立足于国学,重视临床,走向科学”的家学理念,演绎了出国医生世家的传承、历史弥新的风采。 12月12日,中国第一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济仁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

以慈悲救人

李济仁慈眉善目,呼中气足,忙前赶来问诊的患者。 今年85岁了,每周都会在安徽芜湖廿矶山医院的诊室出现。 门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远离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四川等地。 “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我必须给你看”李先生笑着说。

李济仁叫元善。 我1931年出生在安徽省歙县。 在这青砖黛瓦、青山秀水之间产生了许多语境的起源,也诞生了独特的中医流派——新安医学。

青少年时代,李济仁因战乱中的平民饱受患者之苦,大哥不幸死亡,因此产生了学习医学救人的想法。 之后,他进入新世医“一帖”的第13代张根桂门下研究中医,改名为“济仁”,意为仁术济世。

“定潭有车头寺,半夜叫门一帖传”的俗语多年流传在张家老宅所在的歙县定潭。 张氏一脉传说是北宋名医扩张的后代,治疗伤寒很出色。 明嘉靖年间,张守仁的独创配方“一帖”流传至今400多年。

李济仁性格淳厚,又勤奋学习善悟,专注于师傅张根桂抄方的转诊、采药制药。 之后,张根桂把女儿张舜华嫁给他,这对夫妇成为了“一帖”的第十四代传人。

承担重任的李济仁继承了“一帖”的心法,结合西医的研究成果,为中医内、妇科疾病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处方。 他提出“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抗麻痹四法治疗”,重视融合新医学学术思想及《内经》理论和诊疗方法,从临床实践中进行体会。 然后恢复了668名新医生和400名新医籍的原来面貌,迅速发展了新医学。

李济仁在安徽芜湖居民小区留下了照片(年10月12日拍摄)。 赤峰新闻网社发

从1949年开始,李济仁在歙县开业行医,但因医术高明而出名。 “懂事后,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如果有人来看病的话,父母即使在吃饭,也会放下餐具走。”次女李艳回忆说。

新中国成立后,李济仁夫妇转入皖南医学院就业。 他们俩不仅在医术上继承了“一帖”,多年来用药送“一帖”的舍医以前就传承下来了。 不管工作多忙,每次清明,他们都带着孩子回老家祭祖,向那里的村民赠送医疗药。

李济仁成功救治了无数疑难病症患者。 由于医生名字广播得很远,就诊者络绎不绝。 1965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患有严重失眠,眼缘蓝黑,头晕烦躁,腰膝酸,给医生吃药一年多也无效。 李济仁为其诊断开了处方后,严凤英的失眠很快好转,三诊后治愈了。

去年年底,旅美教授吴先生带着严重的风湿病回国要求李济仁看病,当时她的关节变形很严重,饱受痛苦之苦。 李济仁立即安排住院治疗,李济仁仔细诊治40天后,吴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父亲的医德医术是我一生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直到现在,李济仁每次坐诊,皖南医学院教授、芜湖廿矶山医院的中医科主任李艳依然作为习性站在父亲身边。

李济仁和妻子张舜华在安徽歙县定潭的老家(年4月1日拍摄)。 赤峰新闻网社发

2009年,“一帖内科”成为新安医学第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李济仁、张舜华伉俪均成为国家级“非遗存”的传承人,入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

言传身教“五子登科”传播中医精髓

进入李家三子李杠在定潭创立的新安国医博物馆,突然看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的“一帖”家训。 家训,家训,家风,几个孩子从小就记在心里,渡海也没忘过。 致力于父母的身体进行家风家训的熏陶,李家的五个孩子都事业成功。

李家的长子继张氏之后,被命名为张其成。 张其成从幼年开始学习儒家研医,是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第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国家中医药文化学科领袖、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设立了第一所国学院,担任院长、教授,是博士生导师。

女儿李艳和三儿子李杠一直坚持临床。 李艳是唯一留在李济仁身边继承衣钵的孩子。 “根据祖训,《一帖》不向男人传达女人,不向外面传达。 但是父母很开放,对孩子视为同事,从小带我看病,带我上山采药,认识药,教我读书,学习医学。 ”。 现在的李艳已经成为中医麻木病学国家级要点学科的领袖,传达了在临床实践中迅速发展中医。

与姐姐李艳在城内三甲医院行医不同,李樱被李济仁安排留在歙县定潭的老家,多年来实践“医生在民间”。 李济仁说,“一帖”在歙县传承了几百年,不能在老家断绝传承。 当时刚满17岁的李杠杆并不情愿,但他没有违背父母的命令,安心地呆在定潭的老家专心研究医术。

现在李樱已经是歙县附近有名的中医之一,十里八乡的村民想去给他看病。 另一方面,因为他医疗技术很高。 另一方面,因为他诊察费低,药价低。 这一切都是父亲李济仁的要求。

“中医不能封闭传承,只有有创新才能迅速发展”李济仁鼓励孩子用现代的方法传承和研究中医。 四子李标是中国科学院博士、旅美科学家,开展生物医药和中医药学的探索研究,把中医推向世界。

重视自古流传的同时,不拘泥于规则。 虽然精通医术,但在孩子们眼里李济仁视野开阔,思想豁达。 五子李老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在李济仁的鼓励下,前往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物新闻研究所,在科学上迅速发展中医。 他开辟了《中医药生物新闻学》、《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方向,成果被美国《华尔街日报》长篇报道,入选为《2014年世界中医药十大信息》。 他的个体现在是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博导,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奖者。

这样的荣耀是怎么产生的? “言传身教。 ”李济仁给出了答案。 多年奔波的李济仁夫妇没有强制教孩子学习,不要求他们一定要当医生,但他们一生勤奋地探索,严格地约束自己,仁心济世的事物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

“入耳,我从小就喜欢闻药味,最喜欢当病人医生后看乐趣的样子”,李艳记得很清楚。 小时候,父亲经常警告他们“发怒读书毕竟是有益的,游戏本无效”。

“小时候,在父母的教导下,我开始学习医学。 背上《汤头歌战术》和《药性赋》,每天放学回家做祖传的《十八罗汉末药》。 首先要把药材炒到一定的火候,然后舂、磨。 我现在还觉得有泻药的味道”张其成的回忆还历历在目。

李济仁(右一)在安徽芜湖皖南医学院廿矶山医院检查房间(年4月18日拍摄)。 赤峰新闻网社发

突破家传多次开放地传承

从乡野医生成长为一代名医,李济仁不改初衷,执着于中医事业的迅速发展。 对李济仁来说,让中医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同意是他现在最大的愿望。

与祖训“传男不传女”的保守传说不同,李济仁从未想过把医术“留在自己手里”,无论孩子还是学生,只要真诚地学习中医,他就会倾囊而教。

“一个身体的医术再好,也能治好多少人? 不保守,医疗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学会治病,让更多的人治病。 ”。李济仁的弟子遍布各地。 他们中有糖尿病专家、方剂学专家,无论医学原理如何临床,中医行业都种了很多树。 《一帖》也不是一枝一传,春天充满杏林。

“请带方子。 ’90后的张涵雨是李樱的女儿,现在正在读李艳的研究生。 雨不管是父亲的姓还是母亲的姓,都没有成为祖母的姓。 “《一帖》第十六代报道”李艳笑了。

张涵雨每天学习的大任务是抄袭。 李老国学基础深厚,语言间多引用国学和中医古典语录,张涵雨承担了“翻译”的责任,进行了问答。 “虽然学中医很无聊,但我很高兴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对中医更关心,开始信任中医”张涵雨说,一投入,就会发现中医文化的博大和魅力。

看到张涵雨这样的年轻人对中医文化很有趣,李济仁露出了笑容。 “我最高兴的是中医药界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能继承以前流传下来的中医药精华,发扬光大。 ”。

大医精诚。 李济仁说:“现在国家提出《中医药快速发展战术计划纲要》( 2016-2030 ),振兴中医,真是及时。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藏,好好继承,好好运用,迅速发展创新,造福人类”。

标题:“国医世家李济仁家庭:仁心仁术济人济世 孝悌忠信言传身教”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