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4字,读完约2分钟

在中国现代新型歌剧中,有活着的民族气息,经久不衰的古典作品,那是1943年出生在延安的秧歌剧《兄妹开垦》。 担任中国歌剧舞剧剧场歌剧团团长、全国文联委员、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的李波在《往事的回忆》(《文史资料选集》第125集)一文中想起了创作演出《兄妹开荒》的经过。 1942年,李波来到延安鲁艺剧系学习,同年5月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说”一文后,解放区开始了热烈的“秧歌运动” 1943年元旦后,鲁艺创作委员会安排了李波和王大化、路由三人自编、自演、自导的小节目。 这时,王大化在《解放报》中看到了反映边疆开垦劳动模范马奎恩父女勤奋生产的优秀事迹,觉得与当时的生产自助运动相结合,被选为创作主题的素材。 在创作中,大家的思想很活跃,七嘴八舌,我构思了这个 不到20分钟的小节目,有说话、唱歌、跳舞、还有快板。 因为演员只有李波和王大化两个人,只有两个人才能和故事建立人物关系。 形式上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秧歌步骤,演员在锣鼓声中扭曲登场,这既热闹,又能表达开垦的乐观心情 构造、对话、轮廓后,通过路由编辑词语 主人公被命名为“小二”,由王大化饰演,所以“小二”也姓王。 另外,因为主题的复印件是开垦,所以剧名也定为“王小二开垦”。 音乐是安波写的,经过几次选修,在陕西省和当时的陕西甘宁边区特别流行乡调编曲完成的 不到一个月,秧歌的编制就顺利完成了 1943年2月5日是农历廿未成年的春节 这时的延安,特别是城南门外广场,人山人海,各界军民20000多人聚集,举行春节联欢活动,另外中美、中英签订了新约,废除了近代以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 在这里,秧歌《王小二开垦》首次上映,很快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之后,他们又出演了各地,农民们看完高兴地说:“把我们荒地生产的事情拍成了戏。 解散后,农民们见到了熟人,告诉他们看到的不是“王小二开垦”,而是亲切地看到了“兄妹开垦”,所以“兄妹开垦”代替了原来的剧名,在大众中传播开来。

标题:“《兄妹开荒》的创作演出”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