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9字,读完约4分钟

宁城县十大全覆盖建设彰显文化特色打造精品村

几天前,我从我的朋友那里听说鸡冠山村的环境现在更美丽了,并且建了一个博物馆。今天,当我来这里看它的时候,它真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而且它很有文化。前来参观的韩女士说。大城子镇鸡冠山村依托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以十大全覆盖项目为契机,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着力打造旅游文化、红色文化和知青文化。目前,革命老区博物馆、乡村历史博物馆、蝴蝶博物馆和书画博物馆已经建成,并将于今年9月向游客开放。大城子镇鸡冠山村将文化建设融入十个全覆盖区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这是宁城县挖掘文化特色,打造美丽乡村的缩影。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宁城县农村建设坚持以文化为魂的理念,遵循“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原则,注重统筹建设,从多角度、全方位发挥村庄的个性和亮点,提升文化内涵,做到区域有样板、点有精品。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随着10个全覆盖项目的深入,出现了五华镇香路、十里里里塘镇联村区、小城子镇红色旅游、幸福武宁区、甸子镇黑胜镇西汉文化村、大明镇半坂塔契丹风格村、一坑中乡蔬菜部落、万亩茄子乡、大荒庙镇黄瓜镇等一批特色文化区。此外,习字镇柏林子婴村、村金沟乡格日勒图村等一批民族民间文化、地质文化、举人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特色村落脱颖而出,成为广大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另一方面,60个精品文化馆、141个精品示范村和一大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庄正在建设之中。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爱护文化,保留乡愁。县委、县政府将把十大全覆盖建设与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结合起来,建设全国全区域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着力打造旅游环线、工业文化特色村、红色文化特色村、蒙元文化特色村、契丹文化特色村、西汉文化特色村和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村。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老区老区子村是革命老区的一个老村,提出了凝聚红色精神鼓舞人心、挖掘红色资源吸引人心、创造红色亮点震撼人心、创造红色经典鼓舞人心的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陈子石烈士纪念园,组织宣传陈子石烈士事迹,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和抗日战争精神,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根据古为今用的思想,五华镇完全保留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老一代人用智慧建造的石屋。现在,石墙石瓦的石头房子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该村准备挖掘石头资源,让游客走石头路,住石头房子,推石头和研磨石头,并结合水果采摘开发旅游项目。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在辽中靖遗址所在的大明镇李成村,一个占地10多亩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之中。灰色的墙壁和瓷砖,墙上的特殊挂件和广场上的设施,都透露出辽代的古朴典雅的魅力。为了打造以契丹文化为主色调的旅游圈,今年该镇专门聘请专家对城市、城西、三星庄等自然村落进行统一规划,打造具有辽代文化特色的村落。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宁城县在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注重提炼工业文化。在蔬菜之乡大双庙镇,黄瓜镇的文化品牌是建立在制作大型活黄瓜制品的基础上的。围绕黄瓜主题,沿线四个村庄规划建设以黄瓜的起源、起点和新里程为脉搏的产业引进和产业文化展示。各种各样的展板和路标吸引着路人驻足观看。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在苹果之乡五华镇,沿途12个村庄建造了20多个以苹果元素为主题的广场花园和路标。甜蜜的路标,苹果文化广场,绿苹果公园和红苹果公园都是独一无二的,形状新颖,每个细节都被照顾。随着苹果文化的融合,这个鲜为人知的山城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它美丽的新面貌。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一批主题鲜明的文化厅给宁城县的农村建设注入了文化的灵魂。大城子镇上五家村利用蒙古族文化和名人故居,结合查玛舞文化遗产,打造具有蒙元特色的文化活动室;黑里河番杖子村文化室突出了第一个游击队诞生地的文化根基,营造了一个具有抗战特色的文化室;小城镇三村依托当地龙狮民俗传统,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室;走进八里罕镇的塔齐子婴村、温泉街温泉村等村庄,独特的文化厅和展览馆让人流连忘返。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与文化室的建设相对应,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随着各种文化设施的落地,它们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以唱宁城歌、跳家乡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宁城广泛开展,全县有400多个广场舞队活跃在农村。宁城原有的“宁城醉”、“宁城美”、“宁城歌”等广场舞蹈歌曲,成为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与丰富的文化活动一起,装点着农民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王咏梅)

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让美丽的乡村留住乡愁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