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5字,读完约5分钟

上周五,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年度会议上的讲话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但当天发布的一项重要数据——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最终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根据美国商务部当天发布的报告,美国第二季度的年化gdp增长了1.1%,低于此前的1.2%。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放缓,季度年率也连续四个季度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美国的经济增长势头,美联储推迟加息确实令人担忧。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发展规划部高级研究员蔡永雄最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年中以来美国经济的疲软主要反映了美国经济的两个失衡。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消费和投资增长不平衡

首先是强劲的私人消费和疲弱的商业投资之间的失衡。蔡永雄认为,去年年中以来美国经济放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商业投资、库存变化和净出口。这三个方面的疲软表现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国际商品价格下跌、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英国退出欧盟和恐怖袭击等。,这使得企业对前景变得谨慎,放慢投资步伐,调整库存水平。此外,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下,2014年7月初至2015年3月中旬,美元指数单边升值近26%,不可避免地拖累了美国的出口表现,美国国内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受到出口订单减少的影响。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此外,在去年以来的经济放缓中,油价下跌也拖累了美国的经济表现,因为在过去几年中,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在科技方面取得了突破,导致相关投资大幅增加,在油价高企时,石油产量大幅增加。然而,2014年下半年,由于市场担心全球经济增长将再次走弱,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减少,这打击了美国页岩气投资的表现。受矿业投资减少的影响,去年美国商业结构投资平均拖累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从上述因素可以看出,美国最近的经济放缓是受全球经济前景疲软和油价下跌的影响,这拖累了商业投资、库存变化和净出口的表现。”蔡永雄说道。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相比之下,美国消费者(爱情基础、净资产、信息)并没有受到上述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减少了支出,相反,他们保持了稳定的表现。分析师认为,私人消费支出能够保持较好表现的原因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首先,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其次,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下跌保持了低通胀,美国消费者也能从中受益;最后,与个人财务状况密切相关的房地产市场表现正在改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私人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1.8个百分点,这导致了美国经济中消费强投资弱的失衡。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行业增长势头不平衡

除了消费和投资的不平衡增长之外,美国经济还面临着产业增长的显著不平衡,表现为高收入和高附加值服务的增长势头不足,低收入和低附加值服务的快速增长。从美国各行业的经济增长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有7个行业为负或低于平均水平,即矿业、公用事业、运输和仓储、教育、政府、制造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租赁。蔡永雄认为,尽管上述行业收缩或增长放缓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为美国提供更多高薪职位的行业,因此对美国经济的表现有明显的制约。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相比之下,表现最好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专业和商业服务、医疗保健、零售、农业、渔业和建筑业。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专业和商业服务以及医疗服务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Aiji、净值、信息)和高端服务,它们的快速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然而,这三大产业仅占美国经济规模的四分之一左右,不足以将美国经济推回到金融危机前10年的年均3.0%的水平。相比之下,零售、农业、渔业和建筑业都是低端产业,这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56,000美元的情况不符,反映出美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质量仍有待提高。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各行业不平衡的增长势头表明,即使美国就业市场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复苏之路也并不平坦。除了创新、信息和生化技术以及医疗保健等行业,大多数其他新工作都集中在低质量、低收入的行业。同时,由于目前的复苏集中在一些附加值较低的服务业,它们对增加投资或应用新技术来提高生产率的需求较低,这也拖累了美国劳动生产率近年来的表现。

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短期内很难突破低增长

展望未来,蔡永雄认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如美元走强对净出口的负面影响有望减弱,国际油价有望逐步企稳,去库存化压力减弱,就业市场有望保持稳定,低利率环境持续等。美国商业投资对经济的拖累预计将略有改善,私人消费支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然而,在全球经济显著复苏之前,预计美国经济将难以突破低增长势头,但短期内陷入衰退的风险很小。“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开发更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样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加平衡和可持续。”蔡永雄说道。

标题:两大不平衡拖累美国经济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