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7字,读完约5分钟

赤峰新闻网社北京6月29日电题:请告诉我真正的“毛泽东号”

丁静,齐中熙,刘晓彤

那是在炮火中出生的,名为毛泽东的列车。 安全行驶了相当于绕赤道250圈的1000万公里。它被称为焦裕禄精神在铁路上的体现……。

“毛泽东号”的光环很耀眼。 真正的“毛泽东号”怎么样? “七一”前夕,记者来到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访问了“毛泽东号”机车。

首要的任务是排雷

六月北京的阳光如火。 红色屋顶,黑色车身,金色徽章的“毛泽东号”似乎真的很发光。 触摸车徽的毛泽东头像,竟然不是铜。

“为了提高车速,把原来的铜制徽章变成了碳纤维的材质,重量从300公斤以上降到了90公斤。 ”36岁的司机刘振峰说。

经过5次交换,毛泽东号现在使用的和谐3D型电力机车,运行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是我国目前最快、输出最大的电力机车。

作为货物列车出发68年后,“毛泽东号”于2014年开始牵引从北京到长沙的旅客列车。 单程1593公里,横跨一市四省,是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线路最长的列车。

这辆列车是怎么产生的? 记者在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的机车展示室找到了答案。

1946年哈尔滨刚解放,为了支持辽沈战役,缓解铁路运输力不足的困难,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们展开了“死车复活”运动。

经过那年10月、27昼夜的奋斗,工人们修理了蒸汽机车。 这是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最后一辆蒸汽机车。 中国共产党中央东北局应工人们的要求,将这辆机车命名为“毛泽东号”,赋予了“机车领导人”的使命。

毛泽东号的第一个任务不是运输,而是排雷。 当时,滨绥线乙线被日本人埋了地雷,开通前需要先排除地雷。 毛泽东号必须带头冲锋。

怎么冲? 工人们想了一个方法——把运送货物的三辆平板机车追加到车头前,炸毁一辆换成另一辆。 “毛泽东号”顺利开通铁路路线,创造了超过每月生产目标的“奇迹”。

1951年,作为“劳模”代表,“毛泽东号”机车的第三代司机郭树德作为特邀代表被邀请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接受毛泽东的接见。 机智的郭树德随身携带着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在座位间要求毛主席签名。 这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附有毛泽东亲笔签名的《毛泽东选集》。

“名声之下”也要从小事做起

丰台机务段“毛泽东号”的机车展示室中,机车集团成员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全标兵、大众心中的好党员等几十枚勋章整齐地放在一个柜子里。

“人人在《毛泽东号》中得到的荣誉都属于集体”刘振峰说,70年来,“毛泽东号”的快速发展过程已经精炼为一种精神:报答祖国,忠于职务,艰苦奋斗,永远成为先驱。 把这些精神外化的核心是从小事开始。

“毛泽东号”运营线路长为了确保安全,丰台机务段对此实行了“专修专修换乘”,维修工厂质量主任每次都亲自带队检查,制定了“毛泽东号专修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驾驶的安全,中途每个信号灯都要用两个司机和手势进行确认。 司机们用“十百几千万”说明工作细节:一个月十辆车,一百次调车线,一次车一千次手比,万字号召。

驾驶室配备了录音笔,两名司机在工作中意见分歧,班组在业务会议上再次解体。

“责任感是细节管理的保障”丰台维修现场质量副主任郭晓东说,只有对政治和业务严格的干部才能进入“毛泽东号”的修理班。

从“毛泽东号”变更为电力机车进行维修的闲国利先生说,“毛泽东号”的列车行驶速度很快,车轮上经常缠绕着垃圾。 师傅们自制了铁丝钩,把12个车轮挖干净。

节俭也要从小事做起。 1956年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郭沫若的长诗《访问毛泽东号》。 当时郭沫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写了采访第四位司机长岳尚武的复印件。 “以前采用铲子,装煤的话是10、20刀片。 大家商量:煤炭是必要的省份,一锄省二公5000锄可以节约一吨。 于是铲子砍了一半,实行了三锹制,三年节约了六百八十吨零头。 ”。

70年后的今天,刘振峰等人通过平稳操作,改变刹车的做法,一辆车可以节约1200元,一年可以节约14万元。

" 20个人齐心协力. "

“毛泽东号”司机组的成员是从优秀司机中选拔出来的中坚精英,出类拔萃。 带领这样的团队,有什么好办法?

“以爱为旗帜,凡事团结一致。 诚实,踏实工作。 ”刘振峰说,两个司机在车上坐了十多个小时,无论如何都要处理一些问题。 管理的法宝是“民主管理会议”。

刘振峰的桌子上,在放大的“家庭照片”中,司机们都露出了笑容。 这张家族照片旁边,用英语“生日快乐”垫底的表格上印有班组20人的名字和生日。

30岁的康海勇2011年上车,以为在“毛泽东号”上找到了归属感。 28岁的范正日说,团队业余一起打球、串串、真人CS,自己很高兴。

司机班从以前就流传下来,每年做一次视频记录自己的故事。 在多年的录像中,记者看到刘振峰的成长历程,说:“在那么多毛泽东号的员工中,你为什么卓越? ”。

“首先颜值不高”刘振峰开玩笑说:“但最重要的是,衷心爱毛泽东号。 最初是被骄傲的心情引导的,前辈们的使命、认真程度、几次被感动,慢慢坠入爱河”。

事实上,爱和团结的力量也继承了下来。 郭沫若在《访问毛泽东号》中记录了岳尚武的话。 “我们的宗旨是9人一心一意,3组成为同一个检查点。 我们每天看到毛主席,在他面前工作。 ”。

标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号””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zx/1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