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1字,读完约3分钟

赤峰是中国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分布在赤峰。历史荒漠化总面积高达4010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2%。面对土地荒漠化的严峻形势和防治荒漠化的艰巨任务,历届党委和政府都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立市的基本市场政策,开展了长期艰苦的防沙治沙斗争。全市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集中建设了区域性治沙工程,构建了生态安全体系框架。城市森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682万亩增加到451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5.5%,实现了从沙人撤退到沙人撤退的历史性转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被评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城市、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单位和国防先进单位

赤峰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植树造林和治沙作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建立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了各级责任书,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专门机构,确保了治沙工作的顺利进行。《关于加快治沙步伐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体系得到完善。把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机遇期,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破乡镇界限,整合工程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围绕沙、路、河、围城市布置工程,实施规模管理和综合管理。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加快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年治理任务突破300万亩。

赤峰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我市积极调整结构和模式,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工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引导各地大力发展灌木林、木本粮油原料林、水果经济林等基地,把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 探索沙地绿化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途径,实现生态效益向生态优先的转变,突出经济效益。 同时,采用膜下滴灌、小管出流等灌溉技术,建成了一批面积1000多亩的经济林园区和产业带。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效节水经济林102.34万亩,年产值15.57亿元,带动农牧民2.92万人。

赤峰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全市每年春、夏、秋三季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村乡联合防沙治沙造林会议。敖汉旗的黄羊洼、翁旗的响水、宁城县的老营山等优秀示范工程相继涌现,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我市把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先后出台了围栏封育、禁牧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旗村群四级管理和保护网络,确保了生态的自然恢复,有效提高了林草植被覆盖率。目前,全市已禁牧休牧9000多万亩,控制区内草地植被已达到80%以上。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公益林管护工作不断加强,保障了全市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效巩固了林业生态建设成果。(记者冯启亮)

赤峰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欢迎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平台——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赤峰新闻网(或直接进入内蒙古日报)关注赤峰新闻网官方网站。请注明转载来源。

标题:赤峰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地址:http://www.cfcp-wto.org/cfdl/6052.html